外观世界内观心
服务热线9:00-21:00 / 021-22818-606
当初为了结婚而结婚,现在不愿将就,又拒绝改变——这是要造病人的节奏
发布时间:2018-05-27 13:46:12| 浏览次数:

转载自 临床心理Dr刘亮   2018-05-25    作者: 刘亮

(侵权请联系删除)


朋友的孩子“病了”。再一次,不愿上学的孩子,焦急和绝望的父母。不同的是,朋友一来便开门见山:“我读了你那篇《赢在起跑线》的文章,我觉得问题在我和我老公身上。我当时和他是典型的为了结婚而结婚,婚后全是失望,结果把情绪都加诸在儿子身上。现在想来,我儿子和别的孩子真不太一样,从小到大都没有开心地笑过,就连学习好像也成了讨好我们,让我们快乐的工具。”


朋友流着自责的眼泪,在她看来,自己的婚姻从一开始便是死的。而这段僵尸婚姻,在这些年来非但未能“起死回生”,而且从小成绩优秀的儿子现在也成了为这段“悲惨”婚姻买单的人:在一次大考失败后,多年以来被孩子认为是唯一可以让父母开心,让他们死气沉沉的婚姻还能有一丝希望的“法宝”也没有了,绝望和无助击垮了这个男孩儿。

为了家长的期待而存在的婚姻




1. 婚姻,不该是为了存在而存在


朋友的故事,让我想到了来咨询室中求助的无数对夫妻。“两情相悦,朝朝暮暮”,这是无数人理想中的婚姻状态,但实际情况却往往是:“当时对生活很绝望,正好他出现了,给我照顾,我便嫁了”,“那时觉得这个人没什么不好,也没什么好,年龄也到了,就结了”,“当时父母跟我说,先结婚,再谈恋爱,结果婚是结了,恋爱却没谈成”。这些故事都是惊人的相似,却也带着相似的后悔和无奈。


不知何时开始,婚姻成为了“应该存在的存在”,甚至可以没有对彼此的欣赏、亲密感和责任感这三个维持我们亲密关系生命力的基本要素也无所谓。许多来访者会问我:“刘医生,你说我该嫁给他吗?我该娶她吗?” 我的回答是:试着先问问你自己以下三个问题,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还是等等吧:


1) 如果想象对方拥抱你或者有更加亲近的举动时,你的心情和身体会感到愉悦和渴望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甚至你会感到抗拒,那么小心了,因为这表明维持你们之间亲密关系的要素——激情和亲密感是不够的。


2) 你们各自身上有彼此由衷欣赏的点吗?如果你想了半天也想不到一个,那么,一定要慎重,因为彼此欣赏也是婚姻生命力的关键要素之一。


3) 你们各自遇到困难或者需要帮助时,彼此能够发自内心,自发地为对方付出吗?如果你们都要考虑许多才能决定,那也请一定要三思,因为这表明你们之间可能缺乏为彼此自发付出的本能。而这种本能,被称为是责任感,它与审时度势的功利性付出完全不同。


有的朋友也许会说,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很难找到既有性吸引力,又值得你欣赏,同时也愿意为彼此付出的人。甚至有人会说,许多人在一起也是为了结婚而结婚,别人不也一样过吗?

如“僵尸”一般的婚姻




2. 没有营养的婚姻,不愿接受现状,也不愿共同成长


我部分同意上述观点,但能继续好好过下去的前提应当是:1)要么两个人愿意在婚后为对方改变,共同成长,让各自都变成那个愈来愈适合彼此的人,成为彼此生活中的“Mr. 或者 Ms. Right”;2) 要么,如果双方都不愿意或者某一方不愿意改变,那么就安心地接受现状。


如果能达到以上两种状态,倒也不错。前者是起死回生,婚姻在两人携手打怪中升级复活,成为“另一番风景的2.0版本”。后者则是风平浪静,虽然不能为彼此生活带来多少乐趣和新气象,但也不会成为彼此的猪队友和心头痛,成就“稳稳的幸福”。


但遗憾的是,大部分情况下结果却不是那么理想,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尝试去把手上的婚姻烂牌打好,或是索性接受这一手的烂牌。我们往往要么怨天尤人,感叹自己的命运不济,变成怨夫怨妇;要么天天指责对方不上进,不努力,怪罪对方配不上自己,慢慢就成为了对方眼中那个强势和不知足的人:


“我就想不明白,为什么他就能那么不上进,天天打麻将?!”


“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强势的女人,当时又没人强迫她嫁给我,结果现在一天到晚说加嫁错了人”,这样的话,你可曾听到过,可曾自己也说过或者想过?而长此以往的结果便是,总有人要为此买单。

漫漫长路,需要一个愿意和你共同成长的人




3. 婚姻出现问题,总会有人站出来买单


Bowen在其著名的代际传承理论中提出:当核心家庭(指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小家庭)中父母的婚姻出现无法解决的冲突或危机时,其张力会通过三种方式表达和排解。也就是说,为不幸婚姻买单的方式无外乎三种:


1)夫妻之间公开的热战或者冷战

“反正你也看不惯我,我也看不惯你,索性谁都不理谁”,这是冷战。“你不让我好过,不重视我,我也不会让你好过,大不了鱼死网破”,这是热战,无论是何种形式,身处其中的两人都不会轻松。


2)夫妻数年难灭的战火,从两个人之间,延伸到了孩子身上,孩子成了“替罪羊”。

孩子要么选边站队,和一方结成盟友对抗另一方:“反正不管我爸说什么,都是错的,谁让他欺负我妈!”


要么奋不顾身,跳下火坑,一辈子都在为父母的婚姻救火:“只要父母吵架,一个电话过来,我不管身在何处,都会立马出现在他们身边,因为如果我不在,他们说不定真的会用刀互砍。”


要么是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痛苦一生:“我感觉自己就像一根线,这么多年一直被父母拉扯,就快被拉断了。但我知道自己不能断,如果我垮了,他们就分开了。”


要么就是,看到父母那死气沉沉的感情,不敢说,也不知道该帮谁,在角落默默的担心和自责:“每次看到他们吵架,我都好害怕,好绝望。我觉得是自己错了,也许该做些什么让他们开心,但我发现不管我做什么,他们的眉头永远都无法舒展。”


要么把父母一方的责任接在手中,难以放心的长大离家:“我没有办法把妈妈交给我爸,因为我不相信他能照顾好我妈,如果我去读大学了,我妈该怎么办?”


在家庭治疗中,我们用“三角化(Triangulation)”一词来形容这一现象,处于其中的孩子,心中长期压抑的苦闷、害怕和悲伤无法释怀,久而久之就成为“病人”,比如焦虑、抑郁、强迫,还有就是厌学或行为问题(至于如何及早识别和处理,我会在下下篇文章中详细讲解)。

被卷入父母婚姻冲突的孩子


3)夫妻中的一方长期被压抑,最后自己“生病”,成为“病人”。

这种情况比较好理解,通俗地讲,那就是在旷日持久的婚姻冲突中,一方在经济上、口头或者肢体对抗上、家庭成员支持率上,或者以其他任何形式的冲突上处于下风,长期的郁闷、期望和愤怒得不到回应和满足,最后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症状。


更有甚者,会出现不明原因的躯体不适,比如头痛、发麻等等,虽然做了很多检查,却查不出任何对应的器质性疾病。这被称之为“心身障碍”(Psychosomatic disorder),即由心理因素引发和维持的身体功能障碍。


有的朋友也许会问:为何心情不好会引发身体不适呢?道理很简单,因为在我们人脑中管理情绪的许多神经递质,比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它们不仅管理情绪,而且也连带管理我们的身体感觉。当情绪长期不稳定时,这些神经递质兄弟们长时间处于失衡状态,你说你会觉得浑身舒坦吗?


有趣的是,在许多夫妻之间,当处于“弱势”的一方“生病”以后,另一方的态度往往不得不改变:“她得了抑郁以后,我不敢对她发火,也不敢指出她的问题了。因为只要一说她,一言不合就发病,我hold不住”。此时,“生病”也有了它的作用和功能,成为了调节家庭战火平衡,或者暂时稳定夫妻关系的工具:


“我现在不敢跟他提离婚了,因为看着他焦虑的样子,实在于心不忍,但是我清楚地知道,我不爱他,我只是可怜他”,许多夫妻,就这样在“疾病”的帮助下,日复一日,看似平静地,却又不那么愉快和无可奈何地维持着婚姻:“我觉得我父母挺好的,没大的矛盾,只是家里面没什么笑声”。

“生病”的妻子




4. 正面面对:要么接受现状,要么干净地分开,要么共同成长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结婚后发现,我结错婚了,或者对方不是所谓的Mr. 或者Ms. Right,咋办?咱么抛开其他一些复杂的心理动力学因素(比如依恋、创伤等)不谈,应对的方式可能无外乎三种:


要么,坦然地接受现实:“反正我现在觉得吧,他也没什么不好,挺本分的,也能赚钱。如果当时嫁了前男友,也许会很浪漫,但我不确定是否真的可以和他长长久久,因为他很花心。”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试着“从现实的大山里刨出希望的石头(引自赵旭东教授)”,在看到自己身上那被忽略的资源和需要时,再去发现对方身上那被遗失的美好,这样也许才能让我们更加安心地“接受现实”。


要么,第二种方法,如果实在无法忍受,那就正面面对。许多时候,过得不幸福,离婚也是一种负责任的选择。记得曾经有人问过我:“是不是来你这里咨询的夫妻,都是和和睦睦地回去了”。我的回答是:“不,我当然更倾向于劝和不劝分,但那也要基于双方还认为彼此身上有值得珍惜、欣赏和留恋的地方。如果待在一起比分开痛苦百倍,那么我也会帮助他们尽量好地,负责任地去做断舍离”。


何谓负责任的“断舍离”呢?简单一句话,离婚,也尽量离得干干净净!不仅指经济上没有瓜葛,更指的是双方愿意去整理、看到和安抚自己在这段婚姻中的痛苦和失望,对自己的情绪更加通透,学会为自己的情绪和生活负责。然后,方可安安心心,尽量少带怨气地分开。


有人问我:“那么,分开后理想的心理状态应该是怎么样呢?”我会回答:“很难有一个标准答案,100对分开的伴侣,会有100种他们认为合适的相处方式。但比较理想的状态可能是:当我们再见时,我不恨你,也不爱你。我心中清楚地知道我和你过去的恩怨情仇,我会像一个旁观者一样,能够安静地看着过去这段回忆,也许我还会有眼泪,但我也知道那属于过去,不属于现在。我不会逃避,也不会过度愤怒,我会对你说一句,好久不见。”许多时候,心理医生在帮助来访者做的,就是这样的工作。

有时候,好心分手,也是一种面对


要么,最后一种选择,学会如何打好目前的一手烂牌:试着和对方一起共同成长,共同打怪升级。邀请对方,或者通过自己的改变带动对方,看能否让婚姻从绝望的1.0版本转变为更加有希望的2.0版本。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如何共同成长?


其实共同成长,也不是简单说说而已那么简单。我们需要去了解对方需要什么,我们能做什么,并且在联合打怪升级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学会审时度势,在不同时期扮演对方生活中的不同角色


话到此处,也许有的朋友会说:“如果我已经尽力改变自己了,也试着尽量友好地邀请和带动对方了,但对方依然不动,那又该如何是好?”此时,我建议你再回到本文开头部分那三个问题。如果答案绝大部分是否定的,那么也许你真的需要考虑是接受现状,还是坦然分开。


但不管怎么样,请不要忘了:正面面对婚姻的冲突,虽然会很痛苦,但那也比回避和委曲求全的风平浪静,还有把孩子拉下火坑来得好。因为,为了存在而存在的婚姻,如果身处其中之人不接受现状而又拒绝改变,迟早会有人为此买单


— End —



参考文献:

1.     LiW, et al. Capturing Children's Response to Parental Conflict and Making Use ofIt.  Family Process,2010, 49(1):43-58 ·

2.     赵旭东. 从现实的大山里刨出希望的石头. 院长频道.

3.     刘亮.“赢在起跑线,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这是造病人的家庭节奏.

4.     Bowen家庭系统理论之八大概念,台湾。


⊙版权声明: 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内观心理(2008)关注人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生活


 
 
 上一篇:我们最爱犯的错,是在家人面前很无趣
 下一篇:被安慰的孩子,为什么仍在哭?

选择内观心理的理由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021-2281-8606
微信咨询:13601732813
QQ咨询:1902932835
中心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路445号新越时美大厦(武定路口)5B